角板山:免費入園、交通便利、必遊景點與美食全攻略

很多人聽到“角板山”,第一時間會想:“哦,就是一座山嘛。” 但其實,“角板山”更像是一個區域的總稱,指的是桃園復興區(以前叫角板鄉)的精華地帶,特別是圍繞著角板山公園周邊的區域。這裡海拔約600多公尺,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它坐擁清幽涼爽的氣候(夏天上來避暑超舒服!),更因為曾是蔣公行館所在地,而增添了一層神秘的歷史色彩。老實說,我最愛這裡的就是那份“動靜皆宜”的氣質——你可以沉浸在百年樟木林的靜謐裡,也可以在行館園區觸控近代史的痕跡;可以遠眺壯闊的溪口臺地地貌,也能在老街上品嚐原住民風味小吃角板山,絕對值得你放慢腳步,花上一天細細品味。

門票資訊 – 免費入園,CP值爆表!

好訊息!角板山最核心的觀光區域——角板山行館園區(包含行館本體、戰備隧道、雕塑公園等),目前是免門票、免費參觀的!這對於預算有限的旅行者來說,簡直是天大的福音。政府單位(桃園市政府風景管理處)維護得相當用心,環境整潔,步道好走,完全免費開放給大眾,真的要點個贊!這種親民的觀光政策,讓更多人能輕鬆親近自然與歷史。

票種 費用 適用物件 備註
一般入園 免費 所有遊客 開放區域皆可自由參觀
停車費 小型車 平日 50元/次;假日 100元/次 公園旁設有大型停車場
機車 每次 20元
小提醒: 停車場收費是按次計費,假日車位比較搶手,建議早點來或者利用大眾運輸。園內是完全不收門票的,放心玩!

交通資訊 – 開車方便,公車也能到

要前往角板山,主要有兩種方式:自駕和搭乘客運。我個人兩種都試過很多次,各有優劣:

  1. 自駕(最推薦、最彈性):
    • 路線: 國道三號(北二高)下大溪交流道 → 接臺7線 (北橫公路) → 沿著臺7線一路往復興方向開,經過慈湖、百吉隧道後,繼續前行約15-20分鐘,留意路標即可抵達角板山公園及商圈區域。沿途風景優美,但山路彎道多,請小心駕駛。
    • 時間: 從臺北市區出發,不塞車的話大概1小時~1小時20分左右;從桃園市區出發約40-50分鐘。
    • 停車: 角板山公園旁有個頗大的公有收費停車場(位置就在臺7線旁,非常醒目),假日雖然車多,但流動率還算可以。停好車,過個馬路就是公園入口和老街商圈起點了,超級方便。停車費如上面表格所示。
  2. 大眾運輸(適合不想開車或沒車的朋友):
    • 客運: 從臺北出發,可以在 捷運板南線「永寧站」4號出口 旁,搭乘 桃園客運【710】線 (大溪-羅浮)。這班車會行經大溪老街、慈湖,最後抵達角板山公園站。車程約1.5~2小時(視路況而定)。
    • 查詢: 務必先上桃園客運官網或使用公車動態APP查詢最新時刻表,因為班次不算非常密集,錯過一班可能要等一陣子。假日有時會有加開班次。
    • 下車點: 公車站牌「角板山公園」就設在公園入口和停車場旁邊,下車即達核心景區。

我通常更偏好開車,因為時間比較好掌控,也方便之後串聯附近其他景點(像小烏來、羅浮)。但如果是想輕鬆一日遊,純玩角板山+老街,搭公車也是可行的選擇,還能省去找停車位的麻煩。給大家做個簡單比較:

交通方式 優點 缺點 適合物件
自駕 時間彈性、串聯景點方便 山路駕駛需謹慎、假日停車位可能需等待 家庭、朋友出遊
客運 免除駕駛疲勞、省停車費 班次有限、耗時較長、需配合公車時刻 揹包客、無車族

必去景點 – 角板山公園園區精華導覽

進入免費的角板山行館園區,可別走馬看花!這裡處處是看點,讓我帶你聚焦幾個絕對不能錯過的精華:

  • 思親亭與溪口臺地絕景 這絕對是角板山的明信片級景點!走過綠蔭步道,豁然開朗處就是思親亭。站在亭前,大漢溪(這裡匯集了石門水庫的水)切割出的壯麗 溪口臺地地貌 一覽無遺,層層疊疊的山巒環抱,遠方還能見到新溪口吊橋橫跨峽谷(稍後會介紹)。天氣晴朗時,視野壯闊到讓人屏息;就算遇到山嵐繚繞,也別有一番潑墨山水畫的意境。蔣公當年常在此遙望對岸(據說是遙想故鄉),故名「思親」。我特別喜歡清晨或黃昏時分的這裡,遊客相對少些,光影變化更迷人。(缺點:風有時挺大,尤其是冬天,記得戴帽子或穿防風外套)
  • 角板山行館(蔣公行館) 這座原為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度假的行館,現在已轉型為陳列館。建築本身是樸實的日式風格,裡面展出許多歷史照片、文物和蔣公夫婦的生活場景。說實話,我對政治歷史興趣一般,但走進行館,看著那些老照片和陳設,特別是那個模仿浙江奉化老家格局的小庭院,確實能感受到一絲時代的氛圍和人物的鄉愁。空間不大,逛起來不累,瞭解一下臺灣近代史的片段也不錯。(個人感受:內部展示稍顯靜態,如果能增加更多互動或多媒體元素會更有趣)
  • 戰備隧道(神秘坑道) 這是行館園區裡最讓我驚奇也覺得最酷的地方! 外表看似不起眼的入口,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!這條長約百公尺的隧道,是在冷戰時期基於戰備需求開鑿的,堅固的結構和厚實的防爆門,瞬間把人拉回那個戒備森嚴的年代。現在隧道內運用燈光投影,播放著泰雅族的遷徙故事、山林生態影片,聲光效果頗有沉浸感,將嚴肅的戰備空間轉化為述說在地故事的藝廊,這種轉變很有創意!隧道內冬暖夏涼,夏天進來超舒服。小朋友通常對這個神秘隧道特別感興趣。(注意:隧道內地面完全平坦,但光線較暗,行走請留意腳步)
  • 樟腦收納所(歷史遺構再生) 在前往戰備隧道的路上,你會看到幾棟紅磚老建築。這裡是日治時期「專賣局臺北支局角板山樟腦收納所」的遺跡,見證了當年樟腦產業在此地的興盛。建築經過整理修復,現在作為展覽空間或活動場所使用。紅磚牆在綠蔭襯託下特別有味道,是個拍照打卡的好點。走累了也可以在旁邊的樹蔭下坐坐休息。
  • 雕塑公園 環繞在行館周邊的綠地上,散置著許多國內外藝術家的雕塑作品。這些作品風格各異,有抽象有具象,巧妙地融入在林木草地之間。漫步其中,常常在不經意的轉角與藝術相遇,增添了不少逛園區的樂趣。尤其推薦「梅園」一帶,冬天梅花盛開時(大約1月中下旬),白雪點點,香氣襲人,配上藝術雕塑,更是詩意盎然。就算非花季,這裡的綠意和開闊感也很療癒。
  • 環湖步道與楓樹林 在行館建築群的側邊,有一小片寧靜的池塘和繞著池塘的環湖步道。步道兩旁種了不少楓樹,秋天時(約11月底~12月)會轉紅,雖然規模不能跟奧萬大比,但在北部能輕鬆看到這樣的楓紅景緻,已屬難得。湖面平靜,倒映著樹影,走一圈非常愜意放鬆。適合喜歡安靜散步、觀察生態(偶有水鳥)的朋友。

角板山公園園區必看重點懶人包:

  1. 溪口臺地景觀(思親亭) - 自然壯麗
  2. 戰備隧道 - 歷史神秘感+現代藝術展示
  3. 蔣公行館 - 近代歷史縮影
  4. 雕塑公園 & 梅園 - 藝術與自然結合(梅花季大推)
  5. 樟腦收納所 - 歷史建物風情
  6. 環湖步道與楓樹林 - 幽靜漫步(楓紅季節佳)

整個園區規劃得相當完善,步道平緩好走(除了一兩個小坡),非常適合全家老小一起來走走逛逛。逛完一圈,大概需要1.5~2.5小時,看你停留拍照的時間。我通常會預留半天給這裡,慢慢走,慢慢看,慢慢感受。

附近景點 – 順遊好選擇

玩完核心的角板山公園,如果時間和體力允許,周邊還有幾個非常值得順道一遊的景點:

  • 新溪口吊橋:
    • 介紹: 這是全臺最長的懸索橋吊橋之一!全長303公尺,橫跨在大漢溪(石門水庫上游)深邃的溪谷之上,連線角板山與對岸的溪口部落(屬新北市鶯歌區)。站在橋上,那高度(距離水面約23層樓高)和視野真的非常震撼,可以360度環視壯闊的溪谷風光,腳下是翠綠的溪水和險峻的巖壁。風大時,橋身會微微晃動,增添幾分刺激感(安全無虞)。是體驗山林峽谷之美的絕佳方式。(個人感覺:比思親亭遠眺更震撼、更身歷其境!)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中山路(吊橋入口處有售票亭和停車場,與角板山公園開車約5分鐘)
    • 交通:角板山公園開車過去最快,有明確指標。搭公車的話較不方便,需叫計程車或步行(距離稍遠且是山路,不建議)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 週二至週日 08:00 - 16:00 (最後入場時間15:30);週一公休注意: 如遇天候不佳(如大雨、強風、雷擊)會公告暫時封閉。
    • 門票: 需收費!全票100元、優待票70元(學生、65歲以上長者等)、團體票80元、設籍復興區民眾50元。停車費另計。
  • 小烏來天空步道 & 風景特定區:
    • 介紹:角板山開車過去約15分鐘。這裡以氣勢磅礡的 「小烏來瀑布」聞名(雖然叫小烏來,但落差可不小!)。最特別的就是那座 「天空步道」 — 透明玻璃延伸出懸崖,讓你感覺像站在瀑布正上方,視覺衝擊力十足!風景區內還有風動石、龍鳳瀑布等景點,空氣清新,芬多精滿滿,很適合喜歡健行、親近瀑布的朋友。園區規劃完善,步道難度不高。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義盛裡42號
    • 交通: 自駕最方便(有大型停車場)。公車可搭桃園客運【5105】線(大溪-小烏來),但班次更少,需仔細查詢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 08:00 - 17:00 (最後入園16:00),天空步道開放時間:08:00-12:00, 13:00-16:30 (會視情況調整)。部分割槽域週二公休(請先查詢)。
    • 門票: 需收費! 全票50元、優待票30元。天空步道需另購票(全票50元),且有人數和體驗時間限制(每次約5-10分鐘)。停車費另計。
  • 羅浮溫泉 (羅浮雙溫泉):
    • 介紹:角板山沿臺7線往東(宜蘭方向)開約15-20分鐘可達。近年新開發的溫泉區,最大特色是同時擁有碳酸氫鹽泉(俗稱美人湯)和硫酸鹽氯化物泉(俗稱食鹽泉)。有免費的溫泉泡腳池(就在羅浮溫泉公園內,環境舒適),也有溫泉飯店提供住宿泡湯。如果逛完角板山覺得有點涼意,來這裡泡泡腳暖暖身子,非常享受!周邊景色也很秀麗。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羅浮裡(主要設施在羅浮溫泉公園周邊)
    • 交通: 自駕最方便。公車可搭桃園客運【710】線到羅浮站下車,步行可達泡腳池區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
      • 免費泡腳池: 通常約 08:00 - 17:00 (實際以現場公告為準)。
      • 溫泉飯店/湯屋: 各家業者營業時間不同,需個別查詢。
    • 費用: 公共泡腳池免費。飯店湯屋或大眾池需付費(費用依業者而定)。

附近景點比較 特色亮點 預計停留時間 適合物件 備註
新溪口吊橋 超長懸索橋、峽谷壯闊景觀、刺激感 1~1.5小時 喜歡壯闊景觀、不怕高者 需門票、週一休、天氣影響大
小烏來風景區(含天空步道) 瀑布、透明天空步道、森林步道、親水 2~3小時 喜歡瀑布、健行、新奇體驗 需門票(含天空步道)、步道好走、週二部分休
羅浮溫泉(泡腳池) 免費泡腳、溫泉體驗、放鬆身心 0.5~1小時 想放鬆、體驗溫泉、家庭同樂 免費泡腳、周邊有付費湯屋

必吃美食 – 角板山商圈老街尋味

逛完景點,肚子餓了吧?就在角板山公園對面,沿著臺7線發展的商圈(當地人也稱老街),絕對是補充能量的好地方!這裡聚集了許多小吃攤和餐廳,主打在地特色和原住民風味:

  • 馬告相關料理 「馬告」是泰雅族的傳統香料,中文叫「山胡椒」。它有著獨特的香氣,帶點柑橘、檸檬薑的清新辛香,非常特別!在老街你一定能找到:
    • 馬告香腸: 必吃第一名!香腸裡揉入了馬告顆粒,咬下去香氣爆開,滋味濃鬱不膩,超讚!我每次來至少吃一根。價格約40-50元/條。
    • 馬告茶葉蛋: 滷得入味,蛋黃綿密,多了馬告的清香,很涮嘴。通常10-15元/顆。
    • 馬告雞湯/排骨湯: 天氣涼時來一碗,暖心暖胃,湯頭清甜帶著馬告的辛香,很舒服。
    • 馬告咖啡? 嗯...這個創意組合我試過一次,個人覺得味道有點衝突,馬告的辛香和咖啡的苦香沒有融合得很好,比較見仁見智,好奇可以嚐鮮。
  • 竹筒飯 原住民的傳統美食。糯米飯加上一點簡單調味(有時會放一小塊豬肉或香菇),塞進新鮮竹筒裡炭烤。吃的時候用木槌敲開竹筒,米飯帶著竹子的清香,口感QQ的,很樸實的美味。一份約50-70元。
  • 炸溪蝦溪魚 復興區水質好,溪蝦溪魚也算特產。裹上薄粉酥炸,撒點胡椒鹽,香酥可口,是很好的下酒菜(開車不喝酒哦!)。一份約100-150元不等。
  • 水蜜桃相關製品 如果是在產季(夏季,約6-8月)來訪,你會看到滿坑滿谷的復興區水蜜桃!又大又甜又多汁,直接買新鮮的吃最過癮。非產季也有水蜜桃蜜餞、果乾、果醬、水蜜桃冰淇淋等可以解饞或當伴手禮。記得認明「復興區」產地!
  • 山產野菜 老街上有幾家餐廳(如「山產野菜館」、「阿姆坪活魚」等),提供山產熱炒和當地野菜料理。推薦點:
    • 炒山蘇: 清脆爽口。
    • 過貓(蕨類嫩捲): 涼拌或炒都好吃。
    • 山豬肉: 口感紮實有咬勁,用馬告或蒜苗炒都香。
    • 桂竹筍: 當季時鮮嫩可口。
    • 如果人多,點條活魚料理(石門水庫來的)也不錯!
  • 小米麻糬 很多攤位賣現搗的手工小米麻糬,軟Q不黏牙,裹上花生粉、芝麻粉或紅豆泥,簡單卻美味的點心。一份約50元。


老街覓食小Tips:

  • 假日人潮多: 週末假日人潮洶湧,熱門小吃(如馬告香腸)可能需要排隊,餐廳也可能客滿,建議錯開尖峰用餐時間或早點覓食。
  • 價格透明: 攤位價格都會標示清楚,不用擔心被坑。
  • 試吃文化: 很多賣蜜餞、果乾、茶葉的攤位會提供試吃,喜歡再買。
  • 補充糧水: 老街上有便利商店(7-11),買水和零食補給很方便。

附近住宿 – 山居一晚更悠閒

如果你想更深度體驗北橫山林的晨昏之美,或者打算串聯小烏來、拉拉山等行程,在角板山或鄰近區域住一晚是個好選擇。這裡的住宿以民宿為主,各具特色:

  • 普拉多山丘假期:
    • 介紹: 這是我個人很喜歡,也住過兩次的歐風鄉村庭園民宿!位於角板山公園附近的山坡上(需開車一小段),環境清幽,擁有絕佳的山景視野。房間佈置溫馨精緻,充滿南法普羅旺斯風情,很有度假感。老闆娘手藝很好,晚餐和早餐都非常美味(通常是套餐形式,需預約)。適合追求質感、浪漫氛圍的情侶或夫妻。(價格屬中高價位,但體驗值得)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水管頭23-1號
    • 交通: 須自駕。從角板山公園開車約5-10分鐘可達,有停車場。位置稍偏離主幹道,但跟著導航走很明確。
    • 入住/退房時間: 一般入住時間為下午15:00後,退房時間為上午11:00前。務必事先預約訂房!
  • 森鄰水岸景觀咖啡館 (附民宿):
    • 介紹: 如其名,這家最大的賣點就是它的 「水岸景觀」!位於大漢溪上游溪畔,擁有非常開闊的視野,可以遠眺群山和溪流。民宿房間數不多,但景觀房視野一流(尤其推薦面向溪谷的房型)。一樓是頗受歡迎的景觀咖啡廳,提供簡餐、飲品和下午茶。適合喜歡無敵山景、想要放空看山看水的人。咖啡廳本身也是個景點。(咖啡廳生意好,有時會喧鬧,在意安靜度的人選房要確認位置)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一鄰2號 (靠近澤仁裡)
    • 交通: 須自駕。位於臺7線旁,角板山公園開車往羅浮方向約10分鐘,有停車場。招牌明顯。
    • 入住/退房時間: 民宿入住時間約15:00後,退房11:00前。咖啡廳營業時間約10:00-18:00(視季節調整)。
  • 丸山咖啡 (附民宿):
    • 介紹: 這是在地頗具知名度的景觀咖啡廳,也提供簡單的民宿房間。咖啡廳本身佔地廣,充滿綠意,視野相當不錯,可以俯瞰周邊山巒。以自家烘焙咖啡為主打,餐點選擇也豐富(火鍋、簡餐等)。民宿房間比較樸實簡單,但價格相對親民。(適合預算有限,又想方便喝咖啡看景的人,住宿品質要求不宜過高)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三民裡丸山2鄰8-5號
    • 交通: 須自駕。位置較高,從角板山商圈出發開車約10-15分鐘山路,有停車場。
    • 入住/退房時間: 民宿入住時間約15:00後,退房11:00前。咖啡廳營業時間約平日10:00-17:00,假日09:00-18:00(供餐有時間限制)。
  • 拉拉山區域民宿:
    • 介紹: 如果你是以水蜜桃季為主,或者重點放在更深入的拉拉山巨木區健行,那麼選擇住在拉拉山風景特定區內的民宿會更便利(如恩愛農場、俠雲山莊、雲山房等)。這裡海拔更高(約1500公尺以上),夏季更涼爽,民宿選擇多樣,從景觀木屋到農場體驗都有。從角板山開車到拉拉山還需要約40-50分鐘的山路。
    • 地址: 桃園市復興區華陵裡(上巴陵一帶)
    • 交通: 必須自駕。山路較長較彎,駕駛需小心。
    • 入住/退房時間: 各家不同,需個別查詢預訂。


住宿選擇要點:

  • 確認景觀: 山區住宿,景觀是重要賣點,訂房時務必確認房型是否真的有View。
  • 預訂餐食: 山區餐廳選擇少,尤其晚餐。許多民宿提供晚餐(通常需另付費且預約),建議訂房時一併確認和預訂晚餐選項。
  • 提早訂房: 尤其是旺季(水蜜桃季、櫻花季、螢火蟲季、連續假期),好房型非常搶手,務必提早預訂!
  • 山路安全: 山區道路夜間照明不足,建議天黑前抵達民宿。

注意事項 – 資深旅人的叮嚀

最後,分享一些我多次造訪角板山經驗累積下來的小提醒,讓你的旅程更順暢愉快:

  1. 天氣變化快,穿著要靈活: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,尤其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。即使是夏天,早晚溫差也可能很大。務必攜帶薄外套(防風防水材質佳)和雨具(輕便雨衣或摺疊傘)。穿著好走的鞋子最重要(園區步道雖平緩,但範圍不小)。
  2. 防曬防蚊蟲: 海拔600多公尺,紫外線還是很強的!別忘了擦防曬乳、戴帽子。山區蚊蟲難免,尤其是靠近樹林水邊的地方,準備好防蚊液 (含DEET或派卡瑞丁成份的效果較佳)。
  3. 暈車藥準備: 通往角板山的臺7線(北橫公路)山路蜿蜒,尤其是暈車體質的朋友(或有小朋友同行),建議出發前半小時服用暈車藥,避免影響遊興。
  4. 行動網路訊號不穩: 進入山區後,部分路段(尤其是前往新溪口吊橋、小烏來或更深山的區域)手機訊號(特別是某些電信業者)可能變得很弱甚至消失。建議事先下載好離線地圖,或記住重要路線指示。重要聯絡事項(如民宿確認)最好在山下訊號好時處理完。
  5. 假日人潮車潮: 角板山是熱門的北橫景點,尤其週末假日人潮眾多。停車場容易客滿,知名小吃攤要排隊。強烈建議:提早出發(早上9點前抵達停車場比較保險)!
  6. 攜帶足夠飲水與小點心: 雖然老街有便利商店,但進入公園園區或附近景點健行時,隨身帶瓶水和簡單補充能量的零食(如巧克力、餅乾)還是必要的。
  7. 尊重環境,不留垃圾: 山林的清淨需要大家維護,請務必將垃圾帶下山,分類丟棄在垃圾桶或帶回市區處理。無痕山林,從你我做起。
  8. 注意景點開放狀況: 前面提到的新溪口吊橋小烏來天空步道都極易受天候影響而關閉(大雨、強風、雷擊)。出發前務必上 「桃園觀光導覽網」或該景點官方臉書專頁 查詢最新開放公告,避免白跑一趟掃興。也要注意各景點的公休日(如吊橋週一休、小烏來部分週二休)。
  9. 帶點現金: 雖然老街部分店家開始接受行動支付或刷卡,但許多小吃攤、小農產品攤位、停車場收費還是隻收現金。準備足夠的現金零錢 比較保險。
  10. 降低音量,尊重在地: 角板山是泰雅族的傳統領域,周邊也有部落社群。享受美景的同時,請保持適當音量,尊重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環境。進入部落範圍,也請遵守相關規範。

Q&A 快速解惑

最後,整理幾個大家常問的問題,一次說明清楚:

  • Q:去角板山的最佳季節是什麼時候? A: 角板山海拔約600公尺,氣候四季宜人,各有特色:
    • 春季 (3-5月): 天氣涼爽,園區綠意盎然,適合踏青。
    • 夏季 (6-8月): 山上比平地涼爽許多,是絕佳的避暑勝地!此時還是復興區水蜜桃盛產季,必吃!
    • 秋季 (9-11月): 秋高氣爽,雲海出現機率高,環湖步道的楓樹約11底~12月轉紅。
    • 冬季 (12-2月): 較濕冷(尤其寒流來時),但梅花季 (約1月中下旬) 是最大亮點,思親亭周邊梅園盛開,景色優美。
    • 結論:全年皆宜! 避暑選夏天,賞梅選冬天,想吃水蜜桃選夏天(6-8月),想避開人潮可選平日或非連假的春秋季。
  • Q:角板山公園適合輪椅或嬰兒推車嗎? A: 整體來說,友善度很高! 園區的主要步道(包含通往思親亭、行館、戰備隧道、雕塑公園)幾乎都是平坦的柏油路或石板路,坡度非常平緩。樟腦收納所蔣公行館內部也無階梯障礙。戰備隧道內部地面完全平坦。只有通往環湖步道的一小段下坡階梯較不適合(但可從另一側較平緩的路繞行)。輪椅和嬰兒推車暢行大部分割槽域沒問題。停車場到公園入口需過馬路,但有人行道和行人穿越道。
  • Q:角板山最有特色的伴手禮是什麼? A: 首推 「馬告」相關製品!這是別的地方比較少見的原住民特色香料:
    • 馬告香腸: 雖然冷藏儲存期短,但真空包裝的可以帶回家煎來吃(現場吃當然最新鮮美味)。
    • 馬告粒/馬告粉: 方便帶回家入菜、煮湯或泡茶,重現山上的美味。價格約150-250元/罐。
    • 水蜜桃相關製品 (產季限定): 新鮮水蜜桃(夏季)、水蜜桃蜜餞、水蜜桃果醬、水蜜桃果乾、水蜜桃酒。
    • 原住民手工藝品: 如編織品、木雕等(老街上有攤位販售)。

身為一個走遍臺灣各鄉鎮的旅人,我真心認為角板山是個值得一再探訪的寶藏景點。它不只有免費暢遊的公園美景、獨特的歷史故事、神秘的戰備隧道,還有讓味蕾驚豔的馬告料理和當季水果。更棒的是,它能輕易串聯北橫沿線其他精彩去處。無論你是喜歡自然、歷史,還是單純想找個地方放空、享用美食,角板山都能滿足你。找個時間,親自上來感受這座山城的魅力吧!(雖然假日人多了點,但平日來那份悠閒感真的無價。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